美国造M19式40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

这门炮是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
该型炮乘员6人,战斗全重16800千克,装甲厚度12.7~19毫米,发动机功率162千瓦,最大时速56千米/小时,在特制的可旋转360度的炮塔内,装备40毫米火炮2门,配弹352发,火炮高低射界-3°~+87°,最大射高7000米,最大水平射程8750米。
该型炮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全履带式自行高射炮。为了满足美国陆军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需求,1943年5月,美国军械委员会提出在全履带底盘上安装高射炮座作为防空战车使用。美国尝试把多型高炮安装在M3、M5等轻型坦克上,最后选择了利用M1型高炮和改进加长的T24轻型坦克底盘设计的双管自行高炮方案,被命名为T65E1。T65E1样车由通用汽车公司凯迪拉克工厂生产完成,并由防空炮兵委员会进行评估,在进行了细微改进后,1944年6月被正式定型为“M19式40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于1945年4月开始量产并装备部队,至同年8月,共生产300辆。
该型炮的炮架为敞开式结构,在炮的前部安装有防盾,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前置,由电力驱动整个高炮的旋转和升降,弹药放置在车体圆柱形炮塔侧面的储弹箱内,配M28型弹药拖车,安装一部SCR510型电台。该型炮主要用于装甲集群的野战防空,也可以进行平射,被美国陆军广泛地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陆军当时主要的野战机动防空武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