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1966年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

 
  该型炮口径152毫米,战斗全重5650千克,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左30°、右28°,射速6~8发/分,初速655米/秒,最大射程17230米。
  20世纪60年代,作为大口径压制火炮,解放军装备的苏制M1937式152毫米加榴炮性能已经落后,而56式152毫米榴弹炮性能也差强人意,于是,中央军委决定以苏联D-20式152毫米加榴炮为蓝本,制造新型加榴炮。1966年,齐齐哈尔国营127厂试制成功,正式定型为“1966年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并投入生产。
  66式加榴炮的炮架直接使用了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缩短了仿制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后勤保养维护的负担,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增强了战场修复能力;但也因此使火炮的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比苏制D-20式加榴炮63°的最大仰角,66式加榴炮只有45°。之后对火炮的反后坐装置、高低机、平衡机等进行了改进,使其最大仰角增大到65°。改进后的火炮1986年通过了国家靶场的鉴定,定型为“66-1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
  在20世纪8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66式加榴炮是参战榴弹炮和加榴炮中的主力型号,也是参战的多个火炮型号中口径最大的炮种,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